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,但其内陆地区却普遍干旱缺水,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
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南纬10°41′至39°11′之间,这一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。副热带高气压带导致空气下沉,气温升高,水汽难以凝结成云致雨,因此内陆地区降水稀少,气候干燥。 - 地形因素的影响
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山脉对气候有显著影响。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在遇到大分水岭时被迫抬升,导致东侧降水丰富,而越过山脉的气流下沉后变得干燥,形成内陆的雨影区,进一步加剧了干旱。 - 大陆轮廓与地形平坦
澳大利亚大陆轮廓完整,东西宽、南北窄,且内陆地势平坦,缺乏抬升作用,导致水汽难以凝结降水。此外,西部印度洋沿岸的离陆风和西澳大利亚寒流也加剧了干燥气候。 - 水资源分布不均
澳大利亚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,而广大的内陆和西部地区降水稀少,导致整体缺水。超过85%的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50公里内的狭窄地带,内陆地区因缺水难以发展农业和支撑人口。
综上所述,澳大利亚的缺水问题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、地形阻隔、大陆轮廓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